當我們蛀牙的程度嚴重到👉侵襲牙髓神經時👀
就必須要透過「抽神經」來治療我們的牙‼
上回簡單跟大家提到為何要做根管治療(俗稱:抽神經)
其目的都是為了解決牙痛問題,讓我們可以好好吃東西~
今天要和大家分享✨根管治療的七階段✨
透過了解其中的原理,也能更好搭配醫師的治療計劃,進而提升治療的成效唷!
1.麻醉:
若是牙髓處於急性發炎的情況下,須先麻醉後才會髓腔開擴。
但如果患者的神經已完全壞死..(死透透…)則有可能無須麻醉,即可進行髓腔開擴程序。
2.裝設橡皮障:
目的是為了在治療過程中,牙齒不會被口水、細菌汙染,增加根管治療的成功率,以及防止患者誤吞器械。
3.髓腔開擴:
以鑽石磨針鑽開髓腔(有點像打開牙齒蓋子的概念)
4.拔髓處理:
牙醫師利用根管銼針,細心地將受感染的牙髓組織移除。
5.根管修形與擴大:
為了讓沖洗液能在牙髓腔發揮最大的效用,以及提供根管充填的空間,必須以根管旋轉器械做適當的修形與擴大。
6.放藥:
如果是感染嚴重,壞死已久的牙齒,除了靠物理性的清潔和藥水的沖洗外,有可能還需要放入氫氧化鈣一週以上進行徹底的抑菌,這樣之後根管充填後癒後更佳。
7.根管緻密充填:
根管擴大清創放藥完,使用馬來膠針緻密充填在根管中,讓細菌沒有可再滋生擴大的空間,避免日後再次感染。
每顆牙齒所需要療程的時間不一,
會視一顆牙齒內的神經管數而定,
通常前牙會有1~2個神經管,
後牙會有2~4個神經管,
一個神經管清乾淨平均約15~30分鐘,🕒
一個神經管充填平均約15~30分鐘🕠
備註:若是難症根管,
例如重新根管治療或是萎縮的鈣化根管,
清潔的時間會拉長很多~
🎐提醒大家在做根管治療時,
務必耐心地完成所有的療程‼
若是療程只做到一半便因故沒有繼續,
會使得該牙齒之前的療程全部白費之外💦
後續再治療的癒後更差…💔
牙齒裂掉的風險就會大大提高💥💥💥
因此~做完根管治療後的牙齒應該如何維護呢?
這我們留到下一次再跟大家介紹囉😎😎😎
本文獲得麗星牙醫診所的 王奕昇醫師 同意轉載。